□湖北报社评论员 张少华 近日,两则公职人员免职公告引起社会关注。湖南永州市、贵州省贵阳市两名基层公务员因连续旷工超过15天、“联系不上”而被开除。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》第八十八条规定,“连续缺勤超过十五个工作日”的,属于开除处分。永州、贵阳两市的案例严格执行了这一法律规定。这是正常现象,有规律可循,为什么会成为热搜呢?过去,上班族因玩忽职守被解雇是常事,公务员因玩忽职守被解雇也是常有的事。但不少人认为,公职人员是“铁碗”,除非在原则上犯了重大错误,否则可以“松口气”,直到发生重大错误为止。退休。 “你可以进入,但你不能离开”的观念根深蒂固。这两则解雇公告引发了热议,因为它们打破了人们对“铁饭”的刻板印象,表明“铁饭”本质上是邪恶的,而不是“铁”。据报道,在这两起事件中,涉案警察都无法联系到,反映出少数公职人员的纪律有多么松懈。这是“放下”的极端形式。但在基层,仍存在少数“懒人”、“庸人”、“慢牛”等隐性“说谎”现象。之所以“平”,源于一些人对“铁碗”的误解。 “铁碗”的稳定绝不是为了保护任何特定群体,也不是某些人特权的象征。这是确保国家机构正常运转、政策连续性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要求。磷公务员属于国家机构,为人民服务,对公共利益负责,对人民信任负责,因此稳定是必要的。公共服务职业从招聘、入职、培训、晋升到退休的各个阶段都是昂贵的。在一些基层组织中,基于团队稳定,灵活管理往往取代严格限制,不想“狠”的管理惯性逐渐成为一种管理实践。久而久之,社会对公务员是“铁碗”的误解根深蒂固。这两则裁员广告,就是公务人员不支持、不保护懒人的明显信号。我正在派古纳尔去。 “能者上,庸者下,弱者弃”的制度正在成为常态。把“铁碗”稳住好,关键是落实责任。否则,“铁碗”就会变成“锅”。公务员解聘不再成为新闻,意味着公务员的来去能力已经成为必要的严格约束,而不是纪律措施。“铁碗”的本质回归到铁的纪律、铁的责任、铁的业绩。这不仅是公职人员的自然追求,也是发展所需、人民所向往。